首页

深圳惠州妍妍s女王17部全部视频

时间:2025-05-29 13:51:41 作者:第六届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发布 浏览量:80893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果丰硕(大数据观察)

  核心阅读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

  10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持续突破,形成了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2月22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成效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10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伯正介绍,京津冀三地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两翼”联动发展,唱好京津“双城记”,深化津冀合作,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持续突破,形成了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一核”“两翼”展现新形象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10年来,北京“一核”“两翼”建设不辍,展现新形象。

  首都发展深刻转型。10年来,北京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疏解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实施绿化超920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30平方公里。

  “腾笼换鸟,让高精尖产业发展获得更多空间。”刘伯正说。据介绍,北京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经营主体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核心区功能重组稳步推进,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密度逐步下降。

  北京城市副中心框架全面拉开。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城市副中心建设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城市绿心公园开园迎客,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联袂亮相,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改造全面提速,行政办公区一二期建成投用,北京市级机关两批集中搬迁工作顺利收官……“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成为千年古都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刘伯正说。

  雄安新区拔节生长。目前,雄安新区“1+4+26”规划体系和“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完成投资6500多亿元,40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京雄城际和雄安站建成投运,“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和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环起步区生态防洪堤初步具备200年一遇防洪能力,白洋淀进入全国水质优良湖泊行列。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开学开诊,40余所学校、5所医疗卫生机构与雄安新区对接合作。

  在承接非首都功能方面,中国星网等4家央企总部项目加快建设,北京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雄安校区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开工建设,央企在雄安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运营,来自北京的3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在雄安注册。

  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持续发力,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京津冀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10年来,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达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

  协同创新持续发力。数据显示:2022年三地研发投入强度为4.28%,比2013年提高0.85个百分点,持续高于全国。2022年区域劳动生产率达到18.5万元/人,较2013年基本实现翻倍。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张志松介绍,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48.7亿元,年均增长率26.5%;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北京企业对津冀两地企业投资4.9万次,投资总额2.3万亿元。“北京研发、津冀制造”模式正加速形成。

  产业协作成果丰硕。据介绍,三地确定“六链五群”产业协同新格局,绘制了生物医药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累计注册企业近万家,近200家优质外资企业注册落地,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市综合保税区。

  2023年,首届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举办,签约项目152个,投资额达1229亿元。据介绍,10年来,河北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3万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两个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占全国20%以上。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00多家,占全国12%。

  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介绍,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三地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释放经营主体新动能。三地制定了京津冀营商环境“1+5”合作框架协议,第一批165项资质资格互认,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通办联动机制建立,20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事同标”。

  交通一体、蓝天同护、服务共享,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10年来,三地携手打通堵点、接通断点,加快构建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

  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北京“双枢纽”机场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升,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津冀港口群加速崛起,货物吞吐量超19亿吨。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张高铁、京沈高铁、京唐城际、津兴城际等开通运营,京津冀铁路营业里程超1.1万公里,较2013年增长超三成。京昆、京台、京秦、京雄等9条高速公路通车,京津冀高速公路里程近1.1万公里,较2013年增长超四成。“京津雄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副主任刘道刚说。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地加强联防联控联治,区域环境质量取得明显改善。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吴跃介绍,2023年,京津冀三地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32、41、38.6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分别下降62.7%、50.6%、57.6%;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永定河等五大主干河流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10年间,三地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595.6万人。2023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13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7.2%、6.9%和8%,三地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较2013年分别缩小0.23、0.09和0.31。

  京津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开展办学合作,三地成立15个特色职教集团(联盟)、24个高校联盟。93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区域内异地就医实现“同城化”。5000余名京津老人入住环京津周边养老机构。

  “推进40个京津冀医联体建设,京津医疗机构与河北省所有设区市通过合作建院、整体托管、专科共建等形式,实现了京津冀医联体全覆盖。”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邓全军介绍,10年来,京津输出医疗专家3043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32项,带动河北省疑难危重症救治水平全面提升。

  王昊男

  (人民日报)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河北石家庄:打造“数智化”平台 智慧养老新体验

利用信息差谋利,不仅存在于上海迪士尼乐园这样的收费景点,一些免费开放的“网红”地标也被投机分子和不法商家嗅出“商机”,甚至将免费服务公开叫价。

四集政论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集《必然选择》

在债权投资计划方面,集团旗下资产公司2022年至2023年发起设立总规模60亿元债权投资计划,全力攻坚集成电路芯片领域重大工程;2023年通过先正达信托项目投资先正达集团20亿元,助力推进“种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股权投资计划方面,2022年发起设立“中国人寿-电子混改1号股权投资计划”,为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增资19.9亿元,助力国产CPU、国产操作系统等信创核心支柱的PKS体系建设;2023年携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保投资公司共同设立兵工集团基金,出资54.86亿元,促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资产证券化投资方面,2023年设立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投资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累计4.28亿元,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国产化。

禹宝庆:产医融合促研发成果尽快造福患者

介休是山西重要的工业基地,煤、焦、钢产业发达,丰富的矿产资源成就了介休“工业大市”的地位。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介休的龙头企业,连续多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山西省100强企业。

中国启动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应用创新项目

此前,郑钦文与穆霍娃交手两次,两人各胜一次。本次中网女单半决赛,首盘,郑钦文在第6局时因救球而不慎摔倒,在医疗暂停后坚持比赛,以3:6先丢一盘。第二盘,郑钦文在第3局被破发,虽然顽强挽救两个赛点,最终仍以4:6不敌对手。

华春莹点赞,13国记者打9分,这个地方怎么了?

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于2023年8月8日正式开工,建成了包含3套1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碱性电解槽和1套质子交换膜的制氢站,年产氢能力达2100吨。该项目是玉门油田履行甘肃省氢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和中国石油玉门清洁转型示范基地使命的具体实践,对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